要学会看!电感器的主要参数识别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如何看和识别呢?现在岑科实业工程师们研究后,总结如下!
一、电感器的主要参数是哪些?如何选取电感?
答:所谓电感→都是采用绝缘导线(如漆包线、纱包线)绕制的。没有磁芯或铁氧体的,称为空芯电感线圈。它还有有磁芯或铁氧体的和可调磁芯电感线圈、连续可变电感线圈等等。
二、电感器的主要特性参数:
1、电感量与允许误差
电感量的大小取决于线圈的匝数和绕制方法及磁芯材料等多种因素;即线圈的匝数越多、绕制线圈的集中程度越大,则电感量越大;线圈内有磁芯的比无磁芯的电感量大,磁芯导磁率大则电感量大;线圈的面积越大,则电感量越大。
电感量的单位是H(亨利,简称亨),最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亨(mH)和微亨(μH)。
电感量的允许误差要看它用在什么电路中,如果是滤波器或调谐电路中,则精度要求比较高。用于耦合或作为普通的扼流圈的电路中,则精度要求不高。
2、分布电容
线圈的匝和匝之间存在电容,线圈与地之间和线圈与屏蔽盒之间也存在电容,这些电容被称为分布电容。若将这些电容等效为一个总的电容C,在考虑到线圈中的电阻R的影响。
若电感器工作与直流和低频条件下,制约导线本身的电阻不会太大,R可以忽略不计,C也因为其容抗极小而忽略,因此实际电感器大体上可以看成是一个理想的电感器。当工作频率提高后,R和C的作用逐步明显起来,因此才能够构成上图所示的组合电路。由于电感和电容具有相反的特性,当工作频率提高到某一数值时,容抗与感抗在数值上达到相等,将会出现谐振现象。这时的工作频率称为电感线圈的固有频率。
3、稳定性
电感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工作条件发生了变化(例如温度、空气的湿度等环境因素产生变化),则其大功率与品质因素等参数都会随着改变。所以说,电感器的稳定性即反映了电感器参数随着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的程度。
4、品质因素
品质因数又称为Q值,用字母Q表示。Q值表示线圈的“品质”,Q值越大,说明电感线圈的功率损耗越小,效率越高。这一参数不标在电感器外壳上。电路中并不是所有的电感器都有品质因数的要求,主要是对LC谐振电路中的电感器有品质因数要求,因为这一参数决定了LC谐振电路的有关特性。
镕电感器的额定电流是指允许通过电感器的最大电流,这也是电感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当通过电感器的工作电流大于这一电流值时,电感器将有烧坏的危险。在电源电路中的滤波电感器因为工作电流比较大,加上电源电路的故障发生率比较高,所以滤波电感器容易烧坏。
5、标称电流
它是指电感器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若电感器的工作电流大于额定电流,则电感器会发热而改变其原来的参数,严重时甚至会发热烧毁。通常以字母A~E来分别代表50mA~1600mA。实际应用时要求通过电感器的电流不宜超过电感器标称电流值。
所以现在有一些高频电感器都是采用密封介质来制造电感器。这是为了防潮湿。需要注意的是电感器如果采用绝缘漆来处理,它有一系列问题。
三、电感器的选用:
1、要根据电路要求,适当选择电感器的工作频率。低频电路用的电感器应该选用铁氧体或硅钢片作为磁芯材料,其线圈还必须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音频电路用的电感器则选择硅钢片或坡莫合金作为磁性材料。频率较高的电路用的电感器则选用高频铁氧体作为磁性材料。若工作频率超过100MHZ的时候,则最好采用空芯电感器。
2、电感器的外形尺寸,必须符合电路板的安装位置的要求。
3、电感器的电感量和额定电流这两个参数,必须满足电路的设计要求。
电感器固有电容又称分布电容和寄生电容,它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相当于并联在电感线圈两端的一个总的等效电容,电容C为电感器的固有电容,R为线圈的直流电阻,L为电感。
电感器是如何储存能量的?关注:岑科电感,点击进行全文浏览阅读!
- 上一篇: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
- 下一篇:经验分享!电感器的作用及原理?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文章
同类文章排行
- 叠层片式电感器的原材料结构组成?
- 解析!磁环共模电感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 原因分析!线圈电感器产生热有多少?
- 学问!电感器发展中都有哪些应用?
- 贴片式电感器发热原因分析?如何解决
- 功率电感器的电感量如何用万表测试?
- 探讨!功率电感器有噪音怎么解决?
- 阻流电感器制造中特别注意的地方?
- 为什么电感器的热稳定性这么好?
- 万用表磁芯电感器测量档在哪里?
您的浏览历史
